实验室设备的维护保养是延长使用寿命、保证实验精度和安全的核心环节,以下是常见设备的关键维护方法:
一、加热设备维护
1、酒精灯:
a.定期清理灯芯(避免积炭影响燃烧),灯帽需保持干燥清洁,防止粘连。
b.长期不用时倒出剩余酒精,存放于阴凉干燥处。
2、电炉/电热板:
a.每次使用后冷却至室温再擦拭,去除表面污渍和溢出液体,避免腐蚀加热盘。
b.检查电源线是否破损,插头插座接触是否良好,发现问题及时更换。
3、烘箱:
a.每周清洁内胆,去除残留杂质,避免异味和污染。
b.定期校准温控器(用标准温度计比对),检查密封条是否老化,必要时更换。
二、制冷设备维护
1、实验室冰箱/冰柜:
a.每月清理一次,去除过期试剂,用中性清洁剂擦拭内胆,避免腐蚀性残留。
b.保持冷凝器(背部或底部)清洁,定期除尘(可用毛刷或吸尘器),确保散热良好。
2、低温恒温槽:
a.定期更换循环介质(如水或防冻液),防止杂质沉积堵塞管道。
b.长期不用时排空介质,清洁槽体并干燥存放。
三、玻璃仪器维护
1、常规玻璃仪器:
a.使用后立即清洗(尤其是盛放腐蚀性、粘性物质的仪器),顽固污渍可用铬酸洗液或超声清洗。
b.洗净后倒置晾干,存放于专用架上,避免挤压碰撞(如试管、烧杯需分类竖放)。
2、精密玻璃仪器:
a.容量瓶、移液管等不可用硬毛刷擦洗,避免划伤刻度。
b.分液漏斗、滴定管的活塞需涂抹凡士林(避免粘连),长期不用时需垫纸防止活塞粘连。
四、电学设备维护
1、离心机:
a.每次使用后清洁转子和腔体,去除残留液体,转子需干燥存放。
b.定期检查转子是否有裂纹、螺丝是否松动,运行时异响,异常立即停机。
2、显微镜:
a.观察结束后清洁镜头(用专用镜头纸轻擦,不可用酒精或水),目镜和物镜需归位。
b.定期检查光源亮度,更换灯泡时断电操作,保持机身干燥防尘。
3、pH计/电导率仪:
a.电极使用后立即用蒸馏水冲洗,长期不用需浸泡在保护液中(如3mol/L KCl溶液)。
b.定期校准仪器,避免电极接触油污或强腐蚀物质。
五、安全设备维护
1、通风橱:
a.每周清洁台面和内壁,去除化学残留,检查风量是否正常(可通过纸条测试)。
b.定期更换活性炭过滤器(针对有机实验通风橱),确保管道无堵塞。
2、洗眼器/淋浴器:
每月开启一次,冲洗管道内积水,防止生锈或堵塞,确保出水通畅、压力正常。冬季注意防冻,避免水管冻裂。
3、灭火器:
每月检查压力值(指针需在绿色区域),喷嘴无堵塞,铅封完好。定期按规定送检换药,确保在有效期内。
六、通用维护原则
1、定期记录:建立设备维护台账,记录使用次数、保养时间和故障情况。
2、防潮防尘:精密设备需加盖防尘罩,潮湿环境可放置干燥剂或使用除湿机。
3、规范操作:避免超负荷使用设备(如烘箱超温、离心机超速),减少人为损耗。
4、及时维修:发现异常(如异响、异味、精度偏差)立即停用,联系专业人员维修,不私自拆解。
做好日常维护不仅能降低设备故障率,还能保障实验数据的可靠性,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环节哦!